上海:《沪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服务规范》本月拟公布
目前,上海市公交行业改革平稳有序推进:截至今年5月底,上海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已达141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73%,其中轨道交通客运量快速增长的骨干地位已经显现;公共汽电车则通过不断调整和扩大服务覆盖面,目前仍在公共交通中保持主体地位。
同时,从今天开始,一系列与公交优先有关的措施,也将逐步实施。这是新民网记者从7月2日召开的上海市人大新闻发布会上获得的信息。
3日
“公交优先调查问卷”上线接受上海市民投票
新民网记者了解到,从今天起,“上海市人大公众网”上将开通对“公交优先”进行专项监督的专题网页,同时上线的还有一份“上海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情况调查问卷”,接受该市市民群众的投票。
据介绍,在“人大公众网上”对“公交优先”设立专题网页进行监督调研,既是为了增加人大监督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上海市民群众了解相关的工作进展。
新民网记者了解到,同时上线的调查问卷,一方面是为了检验一年以来人大监督公交优先的效果,同时也是市民群众对“公交优先“实施情况感受的客观反映,并以此集中民意,以便有针对性的推进下一步工作。
本月
《上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服务规范》拟公布实施
新民网记者同时从市人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除了开通专题网页外,本月,备受关注的《上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服务规范》也计划正式公布实施。
要求新建住宅区公交配套实行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用;明确了公交首末班、高峰线、夜宵线的运营时间、间隔时间……新民网记者了解到,从今年4月起,包含了这些规定的《上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服务规范》,开始上网征求市民意见。
在对网民提出的意见进行了分类整理和充分吸收后,5月下旬,市交通港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又与网民进行了在线交流,并进一步听取了意见。
7月,这份《客运服务规范》拟公布实施。
相关人士透露,《上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条例(修改)》,也已经列入本市人大常委会今年的立法预备项目。相关的立法调研也将结合对“公交优先”的监督而同时开展。
年内
完成“村村通公交”建设方便市民出行
新民网记者还了解到,今年年内,只要道路、桥梁符合通行条件的行政村,将全部完成“村村通“公交;配合轨道交通新线开通的公交线路调整优化,也将同时进行。
据介绍,年内本市公交将结合轨道交通发展、住宅基地开发、边远小区配套、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完善并有序的实施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案。
其中,配合轨道交通7号线、8号线二期(耀华路——航天公园)、9号线二期(桂林路——杨高中路)、11号线北段一期等新线开通,计划调整50余条公交线路,通过公交各种形式的短驳和换乘,实现公交线网与轨道交通的有机衔接。
同时年内力争新辟区域公交线路70条,其中城乡巴士线路50条、社区巴士线路10条,其他区域公交线路10条等,完成“村村通”公交。
此外,今年该市预计新建成客运公交枢纽15个,配套调整公交线路也达到约50条。并将在城乡结合部、郊区大型动迁基地和行政村开辟线路,尽可能延长线路营运时间,改善市民出行条件。
年底
环内公交不再拖“黑尾巴”
为进一步提升该市公交整体服务水平,通过车辆的淘汰、更新,今年年底,外环线以内的公交车将消除“冒黑烟”现象。
新民网记者了解到,今年上海市公交行业将加快更新符合安全、节能、环保要求的公交车辆,对排放不达标、技术性能差、维修成本高的国II排放以下的4133辆公交车,已经拟定了提前更新报废计划。
其中,世博会前需要更新的2000多公交车已经签订了购车合同,并在5月底前完成了对该市667辆公交车发动机大修、1459辆公交车罩漆整新,以及1072辆公交车厢整新等工作。
相关主管部门表示,截至今年5月底,本市已更新投入运营公交车2385辆。到年底,将在外环线以内消除公交车“冒黑烟”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