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福田 戴姆勒 重卡 

福田与戴姆勒深度合资震荡重卡行业

时间:2010/7/30 15:56:26来源:汽车导报作者:汽车导报责编:0条评论


    延续8年的谈判让人不再有新鲜感,但当双方走到签字桌前时,才真正应了那句俗语——“好事多磨”:中国重卡行业一出完全意义上的合资好戏就此上演。
  

    6月1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见证下,戴姆勒与北汽福田(以下简称“福田”)实现合资签约。全球最大的卡车巨头和中国最大商用车企业经过漫长谈判好事终成。


  福田和戴姆勒合资后的战略企图非常明确:戴姆勒将进入到中国和全球中低端市场,而福田将借船出海,驶向国际。有了强大的技术支援和动力匹配,福田戴姆勒将可能引起中国重型车行业新的震荡。


  焦点是动力


  虽然福田内部还没有给出明确的合资公司挂牌时间,但最迟在今年年底,北京怀柔红螺寺旁边的福田欧曼厂牌很可能就会变成“福田戴姆勒”的字样,厂址不变,但会新添一个发动机工厂。


  合资项目总投资为63.5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56亿元人民币。由于双方仍采取50:50的合资股权模式,福田汽车以现有的欧曼业务可拆分资产经评估后的28亿元人民币出资,戴姆勒以等值现金出资,因此,合资公司其实就是目前欧曼的厂区资产,不会再另寻地盘。


  双方合资最大的亮点,在于将生产排放标准和动力分别达到欧V和490马力的戴姆勒OM457重卡发动机,并计划年产4.5万台。福田欧曼并没有发动机生产线。在怀柔的欧曼厂区,双方将建立一个新的重卡发动机工厂。由于5月份北京奔驰加长版E级 (详情 图片 报价)轿车下线时,戴姆勒董事长蔡澈透露,将在北京建立新的发动机厂,所以与福田合资的发动机厂,将是戴姆勒在华的第二家发动机生产基地。


  以发动机为主导的合资,打破了双方合资后将打奔驰和福田双品牌的传言。福田和戴姆勒明确表示,新合资公司将生产搭载国产奔驰发动机的“欧曼”品牌中重型卡车供应中国市场及出口。过去福田的发动机是外采国内潍柴、上柴等企业,合资后将直接解决福田未来动力升级受制于人的顾虑。


  强烈互补


  “福田想做中高端,向上走,而奔驰产品在中国和亚太地区太高端,要向下走。福田想走出国门,而奔驰想进入中国。”福田欧曼一位中层非常形象地向本报强调,福田和戴姆勒合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使得双方在8年的谈判中虽备受周折,但始终没有放弃。


$page$
  合资公司生产的欧曼卡车,将借助奔驰的全球网络走向国际。借船出海,这是福田和戴姆勒合资谈判的基点。福田总经理王金玉在签约仪式上也直言对于福田国际市场的作用:“合资签约标志着福田拓展全球业务及合作的进展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福田一位参与合资谈判的人士告诉本报:“即使短期内不能进入到全球网络,那么戴姆勒卡车部分网络或者售后网络对福田汽车打入国际市场,都是建设性的。”


  戴姆勒将为合资的欧曼产品提供技术和专家支持,搭载奔驰发动机的欧曼中重卡,在国内市场有望使福田大幅提高中高端市场的竞争力。进入行业8年来,福田一直在四、五位之间徘徊,动力、变速箱、桥等都要依靠外采。缺乏产业链话语权,是福田后续发展需要奔驰技术的关键。


  对于戴姆勒来说,与其像沃尔沃、雷诺、斯堪尼亚等巨头绕着圈子拿不出诚意和中国人合作,还不如直接合资一步到位。奔驰卡车以进口形式在中国仅拥有很小的市场,年销量不过几百辆,在整个亚洲,也是如此。因此,戴姆勒在降低身段合资中国企业的同时,也降低了打入中国和亚太市场的门槛。合资整车虽然仍以欧曼为品牌,但以奔驰卡车技术为支持,装配奔驰发动机,实则成为奔驰的中低端品牌,这将很大程度上打开双方在亚太和中国市场乃至全球的缺口,大举进入海外市场。


  震荡行业


  通过与北汽控股、福汽和比亚迪的合资合作,奔驰大面积拉近了与中国人的距离。而此次与福田在中重卡领域的合资引起的震荡,恐怕在新车量产之前就已经开始。


  目前,中国重汽与曼通过技术合作,将在济南生产曼大马力发动机。而此前,陕汽和康明斯在西安康明斯生产11升以上发动机。动力的升级与匹配,仍是今后决定行业地位的关键因素。


  如果在明后年曼、奔驰的先进发动机相继投产,加之中国重卡市场高端消费升级,排放和节能法规更严格,将会引起重卡行业动力的大面积升级。


  8年前的中国重卡市场容量和现在相比有天壤之别,常年来,沃尔沃、雷诺、曼、
斯堪尼亚这些卡车巨头一直在试探中国市场。但这些少有的合作,都没有突破重型车行业真正意义上的合资。在曼和中国重汽、福田和戴姆勒联姻后,重型车行业的合资合作有望借助福田和戴姆勒的互补性,引来中国重型车新的合资起点。


  而最关键的是,欧曼如果能尽可能降低成本而主打性价比,来攻占国内高端重卡市场,那时会引起行业真正的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