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客车 卡车 商用车 京津冀 污染 检测预报 

财政部4519万支持建京津冀空气质量监测预警中心

时间:2013/12/25 7:57:16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作者:责编:0条评论

 

财政部已决定投资4519万元,以支持京津冀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中心(一期)项目建设。

 

记者从环保部还获悉,上述项目建成后,该预警中心将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以及内蒙古东部区域6个省级单位约15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实现未来3天空气质量预报和7天污染趋势预测。

 

今年1月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多次发生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其中以京津冀区域最为严重。

 

环保部介绍,京津冀地区具备一定的空气质量预报预测基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是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的数据中心,目前已建成包括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496个点位在内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管理平台。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于2008年建立了北京市空气质量集成预报系统,该系统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建国60周年大庆的空气质量保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针对此前公众反映的空气质量预报落后的问题,环保部称,目前环保部门的空气质量预报能力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现阶段不能对空气质量的变化进行前瞻性的趋势预判,同时还存在缺乏区域层面的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现有计算环境不能满足区域空气质量预报要求,污染源清单数据陈旧,部分排放清单资源匮乏,缺少会商、信息发布系统,基础设施条件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等问题。

 

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以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为基础,对当前国内外主流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进行筛选、优化和集成,针对京津冀区域排放特征和气候特点,对区域的污染源排放清单进行更新和完善,并率先在京津冀重点区域建立区域预报预警业务示范。本项目一期主要开展高性能计算环境、预报系统、机房改造和支撑环境建设。

 

按照建设时间表,2013~2014年,将初步搭建京津冀及周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报平台,开展计算中心、机房改造、预报核心系统和支持环境建设。

 

环保部提供的效益分析显示,通过项目的实施,为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中心配置相关软硬件858台(套)。建立起由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系统、排放清单系统、数值分析预报系统、计算资源与环境系统、可视化业务会商系统、区域预报信息服务系统六大子系统构成的预报预警业务平台,业务覆盖范围达150万平方公里。开展区域污染形势预报,开发区域分级业务预报产品,指导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预报业务等工作,为预警决策、科学治理大气污染以及开展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