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清醒”了 3.15寄语国内商用车企
第一商用车网记者 李韧
经历近几年的大起大落后,国内商用车行业步入平稳发展期,已成为业界的共识。而随着市场环境的转变,对于国内商用车企来说,也需要一个“转身”:从争夺市场、盲目扩张产能,转到切实提升产品质量、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上来。
前几年的商用车行业,曾经创造了很多的历史记录。每一个人都不会忘记,2010年“国内重卡年销量突破100万”;不会忘记,2012年“宇通客车年销量突破5万辆”;不会忘记,我们的新能源汽车推广速度“取得多项世界第一”。
然而,不能忽略的是,在蓬勃发展的“荣耀”背后,亦隐藏着几分“不正常”。
首先, 在前几年,国内商用车产业的发展多是横向,纵向发展取得的成就较少。对于前几年的商用车产业来说,提到发展,我们的脑子里不乏这样的记忆:某某厂家又新建了某某基地,产能扩大了多少;某某厂家又推出了什么样的新产品;以前都被市场淘汰的某个厂家又重建工厂,恢复了生产等等。
厂家为了抢占市场,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利益,在市场好的情况下扩张产能也无可厚非,但市场会一直好下去吗?近两年的市场已经给出明确的答案,那么,前几年扩张的那些产能,又能发挥多大价值,值得商榷。
最重要的是,用户真正关心的并不是厂家提升了多少产能,也不是企业推出了什么新品,而是车辆的性能提升了多少,能带给用户什么新的体验。
那么,这些用户真正关心的东西有发展吗?
不能说一点没有,但是,在前几年的商用车行业,实质的进步还比较少。“比如,‘风阻系数’这个概念,对于国内的大部分商用车厂家来说,依然是完全苍白的。”一位卡车用户如是说道。
其次,前几年的国内商用车市场,还存在着很多“不正常竞争”的现象,比如市场普遍存在的“廉价竞争”。由于中国商用车市场尚处于中低端水平,对于消费者而言,价格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于是,许多商用车企为了市场份额和销量提升,大打价格战。结果毋容置疑,既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但好在,随着近两年商用车市场的平稳过渡以及今年市场开局的平稳发展,有专家预测,中国商用车市场也将和国际商用车市场一样,渐渐步入“正常”发展轨道。毫无疑问,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下,上述现象将逐渐减少。
对于国内的商用车企来说,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疯狂”后,是时候该好好清醒、反思一下了:为迎接逐渐正规的市场环境,我们该进行怎样的转变?
也许完成这个转身,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毫无疑问,眼下,对于国内商用车企业特别是业内一线企业,是时候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