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发展农村公交 借鉴城郊公交经验
近几年,我国农村经济取得较快发展,农村道路条件不断改善,农村与城市的联系不断增多,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逐渐将公交线路延伸到农村地区。老赵的家乡位于河南省汝南县三门闸乡,与一些偏远地区农村不同的是,从汝南县城到三门闸乡有2条公交线路。“与其他地方相比,这里的公交车还比较方便,而且票价便宜,从汝南县城到三门闸乡,1元5角就够了。”他说。
在老赵看来,处在自发发展阶段的农村公交与城市公交的运营水平还存在天壤之别。“这里的公交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说,有的公交线路在县城里有固定的站点,但是出了县城,就随叫随停。最重要的是,车辆太破旧,车内空气不好。现在,这里的‘村村通’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如果当地公交公司能够改善车辆状况、规范管理,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老赵告诉记者。
■城郊线路较成功
农村公交市场大,问题也多,在哪些地区设置农村公交线路、如何运营这些线路需要仔细研究。很多城市也在积极探索,城郊公交线路为农村公交树立了榜样。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城乡经济交往频繁,很多地方出现了从中心城市到周边县市的公交线路,如北京八方达旗下的郊区线路。这些线路,让郊区的村民享受到方便、快捷、实惠的公交出行生活。
“北京至怀柔开通公交车,也经历了层层困难,但怀柔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坚定了我们开通这条线路的信心。当地交通局等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怀柔区公交规范、改善服务、政策扶持的综合配套改革方案,让八方达的郊区线路逐步覆盖怀柔。”在北京八方达公司一间小会议室里,该公司运营发展部部长贾长江对记者说。
作为我国城市公交公司发展郊区线路的典型,北京八方达公司在开拓城乡之间、县与县、县与乡和跨省市客运市场方面,取得很多宝贵经验,目前已逐步形成一干多枝、点面结合、城市相间的线网格局,客流量和线路覆盖面稳步提升。
对于城郊公交线路的运营经验,贾长江告诉记者:“首先要规范管理,营运企业要建立规章制度,完善安保设施,制定合理票价;第二,要对司乘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包括专业技能、安保技能、服务技能的培训;第三,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服务;第四,加强人性化管理,解决乘客关心的问题,提高乘客的满意度。最后,如果有条件的话,加强信息化建设,用科学的管理理念管理农村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