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商用车 卡车 客车 宁夏公交 

宁夏:贺兰出行困局 公交私营或可解

时间:2010/12/21 10:58:29来源:本站作者:本站责编:0条评论

 

随着德胜商业区的日趋成熟,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日益凸显,这也将中巴车与公交车之间的矛盾日益公开化。随着大公交时代的来临,似乎中巴车退市成为必然。那么,如何既让老百姓行得快捷,又不损害中巴车业主的利益呢?12月17日,贺兰县运管所向记者提出了一个想法:将挂***经营的中巴车改为合作经营的私营公交车,车辆购置由公司和业主共同融资,无需政府出一分钱。

 

出行需求增大,中巴车力不从心

 

贺兰县原有常住人口4万余人,随着大银川的建设,今年已升至8.5万人。随着德胜商业区的日趋成熟,员工达到2万人,加剧了每日上下班高峰期时的交通运输压力,严重时甚至出现旅客滞留109国道两侧的现象。虽然客运企业已将现有91辆中巴车的发班间隔时间缩至1.5分钟一趟,但因核载仅限19人,仍无法满足群众出行的需求。

 

公交车加密,中巴车主心有怨言

 

今年十一之后,从贺兰发往银川的301公交车逐步将车辆增加至8辆、发班密度由15分钟缩至9分钟,高峰期5分钟一趟,这在中巴车业主看来,简直就是不公平竞争。贺兰县客运站站长马学兰告诉记者,由于公交车没有限载人数,一辆公交车的运力相当于7辆中巴车。客运企业甚至组织业户跟车测算,发现仅贺兰县至银川功达宾馆站一个行程,一辆公交车共拉载了387人。“公交车一趟拉个一两百人是常事,这让我们怎么活呀!”很多中巴车业主抱有这样的怨言,与公交车之间的矛盾,也是一触即发。

 

中巴改公交,或许是条出路

 

其实,“让中巴车业主怎么活”,是贺兰县运管所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早在今年3月,贺兰县运管所就向银川市政府及银川交通运输局提交报告,申请将贺兰至银川中巴车班线运营改公交运营。之后,同样的报告又提交了两次,至今未得到答复。

 

$page$

 

贺兰县运管所提供的《贺兰至银川客运班线改制方案》这样写道:由目前经营贺兰至银川客运班线的4家客运公司联合成立股份制公交公司,将现有91辆19座中巴车,用1至2年时间分批换成等量的核定载客60人左右的公交车,资金自筹,由公交公司统一车型,统一经营和管理;司乘人员则由公司统一聘用、培训和着装,统一服务规范,实行绩效考核,优胜劣汰。中巴车经营业主以车入股,每月集中分红。

 

针对目前中巴车由于座位数少,发车密度大、班次多,车辆没有检修日和从业人员休息日,同时也造成私营业户超员、超速、闯红灯、随意停***等诸多安全隐患和不文明经营行为等问题出现,《方案》中也有明确规定:改为公交之后,公司将根据客流量灵活调整运力,合理安排班次,将目前的每辆车日发8个班次缩减为5至6个班次,日平均发班700辆次缩至400班次,所有车辆实行循环发班和轮休制度,以便司乘人员休息和车辆检修,避免疲惫驾驶和车辆带病营运,缓解沿线交通压力。中巴车改为公交运营业属公益性事业,可降低票价,使群众乘车得到实惠。未来还将用两至三年时间改为无人售票车,并加装GPS动态仪,加强车辆管理。

 

企业融资购车,政府不花一分钱

贺兰县交通运输管理所副所长王应权给记者分析此方案的执行可行性:成立私营公交公司,可以形成良好的竞争市场,使国营、私营共同发展,既解决了群众出行乘车难的问题,又解决了中巴车辆与公交车辆之间利益上的明争暗斗;将现有的挂经营变为合作经营,政府在车辆购置方面不需投入,由公司与经营者以融资形式购车,只享受政府政策允许下的补贴。王所长介绍,国营公交企业每增加一条线路,政府除购车时的财政投入外,每年财政还需给予盈亏性补贴几百万元,而发展私营公交,在车辆购置上不需要政府投入资金,政府可将用于国营公交补贴的资金用在公交基础建设上。

 

记者手记

 

其实,私营公交车的模式并非新生事物,目前通行于宁夏农村的乡村公交车,多为此类。或许,贺兰运管所提交的这份报告,可为未来中巴车“退市”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