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商用车网 原创】
2021年,中国新能源重卡市场同比暴涨3倍,年销量首度破万,2021年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新能源重卡“元年”。就是在2021年前后,重卡行业涌入了多家“新势力”品牌,不约而同地以新能源重卡这一商用车领域“新物种”为切入点,欲在本就竞争激烈的重卡市场分一杯羹。
2025年,中国新能源重卡市场即将突破10万辆关口,这些被行业称为“新能源重卡新势力”、重卡界的“蔚小理”们,过得怎么样?到底卖了多少车?他们成立之初“吹”过的牛,有几成成了真?在当前极端内卷、未来更加惨烈的市场竞争中,这些“新势力”品牌能活下来几家?
请看第一商用车网带来的分析解读。
行业前N的“梦”,合计份额3%的现实
文章的开头,我们先把本次分析的“新势力”定义一下:纯新势力,不是某家重卡大佬设立的新能源子公司,也不是在汽车行业深耕已久跨界而来干重卡的老品牌,且产品已实现交付(有上险数据)。如此,本文的主角就聚焦到了DeepWay 深向、零一、速豹、苇渡、载合、海珀特六家企业。
先上数据:
根据第一商用车网掌握的数据,2023年是新势力品牌正式“登场”的一年,当年只有DeepWay和载合两家企业有产品上路,合计销量不足150辆,新势力品牌当年合计份额不足0.4%。2024年开始,新势力品牌在市场上的“存在感”上升了不少,2024年合计份额为3.14%,2025年1-7月上升到3.25%。
虽说如今的3.25%是2023年市场份额的8倍有余,但3.25%的份额在重卡行业的存在感还不够高。截止到2025年7月,新势力品牌实现批量交付(小批量也算)的包括DeepWay、零一、载合和速豹4家,其中累计销量破百的有DeepWay、零一、载合三家,累计销量超1000辆的仅有DeepWay一家。
新能源重卡新势力品牌销量一览:
(注:上表中累计销量指截止到2025年7月份的全部销量,基于新势力品牌已知的代工企业销量统计,如DeepWay销量来自江淮、雷驰;零一销量来自联合重卡、三环;载合销量来自苏州金龙;速豹销量来自江淮;苇渡销量来自江淮、苏州金龙;海珀特销量来自新楚风)
如果仅看2025年销量,新势力品牌目前只有DeepWay能进入新能源重卡行业前十,其2.81%的市场份额大概能排行销量榜第9位;新势力排名次席的零一汽车能排在销量榜第15位左右,其他品牌均无法进前二十。实际上,无论是当前在新能源重卡行业前十刚站稳脚的DeepWay、离前十不算很远的零一,还是二十名之外的其他新势力品牌,在当前新能源商用车内卷的环境下,大家“活”得都很不容易。
吸金只是游戏的开始,活下来才是真本事
过去几年,各家新势力品牌几乎都展示了较强的吸金能力。第一商用车网整理发现,截止目前,包括DeepWay、零一在内,各家新势力品牌均已完成了至少两轮融资,每家新势力品牌累计融资金额均是数亿元计,吸金能力排名前三的DeepWay、苇渡和速豹累计融资均达到了超10亿元的规模。
新能源重卡新势力品牌融资情况一览:
对于各家新势力品牌而言,获得融资其实只是游戏的开始,把游戏继续下去,活下来并不容易。根据第一商用车网的观察,各家新势力品牌进入重卡领域的切入点不尽相同:比如DeepWay在百度+狮桥强大生态助力下,一开始就聚焦高速干线“自动驾驶+换电”场景,率先在某一特定场景实现商业化闭环;零一汽车将自己的目标市场锁定在中短途运输场景,电驱桥、智能热管理系统、无人驾驶AI大模型等是其主攻方向……
聚焦方向的不同,让各家新势力品牌的技术特点也鲜明起来,我们从产品类别、核心技术/特点的角度,对各家新势力品牌进行了一番梳理和对比:
上表可见,截止目前,除载合外,各家新势力品牌均只做牵引车,其中DeepWay、零一和速豹三家企业目前只专注于纯电牵引车,海珀特只专注于氢能牵引车,苇渡纯电、氢能牵引车都有布局(氢能车还没有销售);载合汽车则是牵引车、自卸车和载货车全布局(牵引车和自卸车均实现了批量销售)。
第一商用车网还注意到,目前新势力品牌TOP4的 DeepWay、零一、载合和速豹,有三家都只专注于新能源牵引车,且这三家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均以自研电驱桥为核心技术;载合则是通过与行业成熟供应商合作的模式推出电驱桥产品。这让人不禁发问:掌握电驱桥等核心技术,是否已成为新势力品牌活下来并进入下一轮争夺的入场券?
很大程度上是这样。
展望:未来存活者有几家?
实际上,如果以销量作为是否活下来的标准,那么新能源重卡新势力品牌中,目前真正算得上活下来的只有极少数。
为什么这么说?商用车作为生产资料,对可靠性、耐久性以及服务保障的要求,远比乘用车苛刻,再好的产品,也需要真正投入市场-市场反馈-升级迭代-再投入市场……如此循环,产品越来越好,也越来越符合市场需求。但这些都需要销量来支撑,销量越大市场反馈才越全面,对后续产品升级也才更具有实际意义。从销量的角度看,目前有条件进入上述“循环”的新势力品牌可能只有DeepWay深向和零一汽车等少数几家。
而通过梳理新势力品牌最新轮融资用途也发现,目前在产品维度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势力品牌同样只有DeepWay和零一:
第一商用车网注意到,在最新融资用途中,DeepWay和零一均提到了“量产”二字,而量产与否,在后续销售表现中是很容易被验证的。2025年1-7月,我国新能源重卡累计销售近10万辆,同比大涨179%,六家新势力品牌销量均实现翻倍增长,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提升最明显的是DeepWay,提升了0.27个百分点;零一汽车则有望成为第二家上市次年销量破千辆、市场份额明显提升的又一家新势力。2025年8月27日,零一汽车还在湖北举行了小满好运来上市发布会,新车预售价45万元,实现了电驱桥与中央驱动同价,并取得了线上预售3小时订单总数568辆的成绩。零一创始人、COO张伟更是表示,零一对“好运来”未来的期望是月销超500辆。据了解,“小满好运来”分为400kWh、600kWh两种电量产品,共计轻量化和复合化两大版本,其中轻量化400kWh产品整车自重仅为9.16吨,实现了更低自重的全面升级,展现了零一汽车的技术整合能力。
在DeepWay和零一开启新一代产品量产的时候,有的新势力品牌还处于圈地建厂甚至“讲故事”等阶段,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毕竟,当销量撑不起巨额融资的时候,“故事”讲得再好,也难逃被指“造车是假,圈钱是真”的命运。而这样的“故事”,我们在乘用车领域已见过不少。
结束语
新势力品牌进入重卡行业并且活下来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样的?截止目前,模板或许就是像DeepWay和零一那样,锚定目标市场,快速实现批量交付,真真切切地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来,然后靠不断迭代和更为丰富的产品活下来。
今年1-7月,新能源重卡行业前十合计市场份额超过95%,行业前五合计份额接近70%,这组数字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是86.47%和61.18%,以及93.75%和64.51%,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未来新势力品牌的空间将越来越小。除了DeepWay深向和零一汽车,还有下一个能支棱起来的新势力品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