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商用车网 严骏
“我将车停在路边安全区域,拨通电话,一两个小时内售后服务人员就会赶到现场,替司机排除故障,让车辆恢复运营。”这样的场景,对于重卡司机而言,似乎颇为鲜见,但对于三一重卡的直服工程师而言,已经是每日工作的日常。
近日,“三一重卡2025年服务万里行”活动走进安徽宣城旌德县六河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六河新能源”),以技术工程师带队的服务保障团队深入用户经营一线,实地探访了三一电动重卡的运营场景、客户服务需求,以及他们用车的实际体验。在三一直服模式的加持下,六河新能源在日常经营中都有哪些变化?请看第一商用车网的报道。
初识到复购 三一重卡成为公司“顶梁柱”
“我们公司主要从事砂石料运输,经营路线主要是从旌德到宣城、芜湖以及浙江,单车每天的平均行驶里程在300公里左右。”
六河新能源车队长蒋克鹏向三一重卡此次走访的服务团队讲述了目前公司的经营状况。据了解,虽然目前六河新能源已经拥有了60辆电动重卡,其中三一重卡就有50辆,但在公司转型之初,三一却并不在采购清单上。
“刚开始,公司采购了一批其他品牌电动重卡,但大家也知道,砂石料运输是全天不停车的,白班倒夜班,对于车辆的可靠性、性能的稳定性和售后服务等,要求比较高。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我们发现这批车并不能满足公司的高效运营要求。这时,三一电动重卡才进入了公司的视线,并且,在去年五一采购了首批10辆。”据蒋克鹏介绍,虽然是相同工况,然而,三一电动重卡的产品性能稳定性要优于此前购买的其他品牌,能耗和故障率也低,直接促成了后续的复购。
“到目前为止,首批车辆的总行驶里程基本都超过了20万公里,除了一些日常保养和易损件的更换,基本没有其他问题,维保成本还是比较低的。”从不被了解到成为六河新能源的“顶梁柱”,三一重卡以产品性能打动客户,然而,从初识到复购,三一重卡提供的直服模式,让他更加坚定了“买电车就是买服务”的信条。
搭建配件中心库 以高可靠与直服赢得信赖
对于运输公司而言,想要保障经营效益,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两点:其一,是车辆的管理;其二,是人员的管理。如何做到对二者的兼顾,三一重卡为客户准备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像我们公司的运输业务,每天24小时都在跑,时间就是效益。所以,一定要尽可能保证车辆的稳定运转,一旦停驶对公司来说就将产生损失,司机的收入也将受到影响。”蒋克鹏说,虽然三一重卡目前提供的服务保障可以大部分避免停驶的情况出现,但仍然有提升的空间。小问题三一直服工程师一般一两个小时都能解决,遇到较复杂的问题,可能也需要用上一天的时间,尤其,在配件方面,备品还不够充足,希望三一重卡在这方面能够有所改善。
三一重卡浙皖分公司服务副总经理杨雨林表示,三一重卡重视每一位客户的诉求,力求为他们提供最周到细致的服务。谈及备品的问题,杨雨林诚恳地向客户表示了歉意。因为一些客观因素,三一重卡的备品中心库目前正在建设当中,但是,最迟10月底就将投入正式运营,届时,大到重卡的核心部件,小到常见的易损件都将有充足的供应,不会再出现让车辆等待的情况发生。
蒋克鹏对此也表示认可,“三一重卡的直服模式,确实省去了我们很多麻烦。车辆出现故障,我们都是让司机直接联系三一直服工程师,他们也能够很快的赶过去排除问题,恢复车辆运营。就像肖工跟我们讲的,‘三一直服模式,就是要将售后送上门’。这一点,他们确实做到了。”
长期的接触,让三一直服工程师成为了六河新能源熟知的老朋友,而他们的付出,也成为三一重卡在用户心中高品质服务的最佳代言。
经营效益日渐凸显 入选零碳试点路线名单
“现在是电动重卡的时代,在砂石料运输市场几乎已经看不到油车的身影了。一方面,是环保政策的原因,但另一方面,更多是出于成本的考量。”
蒋克鹏坦言,砂石料运输行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利润也变得微薄。如果用油车很难赚到钱,光是能耗支出,燃油车一公里的成本就要超过3元。同样工况下,三一电动重卡仅需1元多,跑得越多还省得越多,所以,购买电动重卡就要尽量保持全勤,这样才能有最佳的收益表现。
因为在环保方面的突出表现,六河新能源入选了交通运输部第二批公路水路典型运输和设施零碳试点项目名单。作为省内唯一入选的物流运输企业,蒋克鹏认为,这与三一重卡对六河新能源的支持和服务保障密切相关。在保护“绿色青山”的同时,六河新能源正在为各地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三一重卡及三一直服模式,成为了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结语
在皖南的群山之中,虽然没有钢铁企业高耸的冷却塔身影,但是,丰富的矿产资源让从事砂石料运输的企业遍地开花。它们既有经营上的降本压力,又必须兼顾环境影响,电动重卡自然成为了不二之选,而三一重卡为六河新能源提供的高价值服务的真实案例,让所有运输企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何尝不是三一直服为公司品牌建设带来的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