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一季度业务国际化超55% 电动搅拌车渗透率已达71%

本站2025-05-19
8740

5月15日~17日,以“推进高端化 迈向智能化 提升专用车产业发展生态”为主题的专用车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专用车科技展(2025),在湖北十堰举办。

张国君.png

“我们的电动化、国际化前景一片光明。”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产品总监张国君在大会中分享了中联重科的电动化和高端化进展情况。其中,国际化与高端化密切相关,张国君分享了两个数据:一是,中联重卡一季度的业务国际化超过55%,意味着一半以上的业务来自于海外;二是,2019年中国的企业参加德国慕尼黑宝马展的企业数量是344家,在刚刚结束的4月份的这一届是570家,增长了65%。

电动化方面,中联重科电动搅拌车的渗透率已经达到71%。

据悉,中联重科是一个研究院改制的企业,有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和新材料三大产业。中联重科海外布局广,建设有36个产业园,遍布各大洲。在张国君看来,中联重科三大产业均行业领先的关键原因有两点,一是坚持技术创新,并拥有国家级的创新平台做支撑,其专利在工程机械里申报量排名第一;二是国际标准的引领与创新,“90%以上重工的企业代表是中联重科”。

“电动化场景比其他的产品还要突出一些,把它总结下来有这么几个场景,第一个场景,随机单任务固定作业的,比如说泵车,泵车做一次物料就结束了。第二个场景,短程多任务循环作业的。为什么轻型车的冷链运输车渗透率这么高,这种场景下很适合电动化,它的往返作业是主要的场景,很适合把量上去了。第三个场景,随机多任务场地作业场景,今天在这里挖土明天在那里挖土。”

张国君表示,中联重科电动搅拌车能够达到71%如此之高的渗透率,原因在于第二种场景中,电动搅拌车产品很适合,“没有里程焦虑,又可以赚钱,响应国家号召,还可以降低碳排放。”

至于如何实现高端化?张国君认为,一是零部件的技术,二是智能化,有智能化赋能才叫高端,没有智能化赋能的高端是没有意义的,未来的智能或者正在发展的智能是集群化的,基于场景的。高端的产品需要智能制造出来,要有柔性产线、智能制造的产线实现,同时,需要美学呈现,从工艺精度到品牌灵魂,好看就上档次。“高端化的未来愿景是国际标准,增强全球话语权”。

责任编辑:李秀枝
后发表评论
信息咨询
请输入11位手机号

×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