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重卡新势力行业价值,下半场有TA们一席之地吗?

第一商用车网2025-10-27
28600

第一商用车网 谢光耀

2025年以来,我国新能源重卡市场持续火爆,月销破万已成常态。与市场火爆同步的是,新能源重卡行业竞争格局两极分化越来越大,头部企业占据的份额越来越高,其他企业的生存空间一直在被挤压。

这里的“其他企业”,就包括前几年竞相进入新能源重卡领域的新势力们。有数据显示,尽管遭遇“挤压”,但新能源重卡新势力今年1-9月的合计市场份额相比2023年成长了10倍之多,以DeepWay深向等为代表的重卡新势力,更是以全正向研发设计、一体化电驱桥、分布式驱动等技术,引领了新能源重卡产业进阶之路。

在高速增长的新能源重卡市场中,新势力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中国的新能源重卡行业需要什么样的新势力呢? 

请看第一商用车网带来的分析报道。

深向.jpg

两年内十倍的成长速度

还记得各家重卡新势力当初宣布进入新能源重卡赛道时的样子吗?包括DeepWay深向、零一、速豹、苇渡、海珀特和载合在内,主要几家新能源重卡新势力都集中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诞生。这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资本加大对该领域投入的阶段恰好吻合。

上险数据显示,今年1-9月,新能源重卡新势力合计市场份额接近4%,几乎是新势力品牌交付首年(2023年)合计份额(0.4%)的10倍,这显然是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成长速度。

新能源重卡“淘汰赛”一直在进行,卡车新势力靠什么“上桌”?与三一、徐工、解放等头部品牌相比,其竞争优势又在哪里呢? 

答案是:创新。

重卡.jpg

带动行业从“油改电”转向“正向研发”,大幅拓展应用场景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重卡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达到24.21%,这个数字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仅有5.58%和13.61%。渗透率的突飞猛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在新能源重卡发展已从单一的政策驱动转变为政策+市场双轮驱动,换言之就是市场越来越认可新能源重卡了。

尽管当前的新能源重卡市场仍然以“油改电”为主,这类车型在销量上表现突出,但行业仍视“油改电”为重卡转型期间的过渡产品,其应用场景受限,难以满足更长距离的运输需求,且在稳定性、能耗、智能化等方面尚有提升空间。

幸运的是,正向设计的新能源重卡近几年快速发展,从设计和结构上都具备更好的经济性与智能化水平。这一过程,由天生具有创新基因的重卡新势力和积极转型的传统车企共同推动。这里必须提到的便是新能源重卡新势力头部品牌——DeepWay深向,行业内首家采用正向设计理念,并首创一体化电驱桥、底部换电、分布式驱动、子弹头超低风阻、双套热管理系统等独特技术优势的企业。也正是上述创新,切实推动了新能源重卡行业从“油改电”向“电动化正向研发”的快速转变。而这种转变又“解锁”了新能源重卡的更多应用场景,包括从单纯的倒短运输,向底置电池和大电量的中途运输场景以及快递快运场景拓展。

deepway深向.png

回首2021年,DeepWay深向一骑绝尘,推出行业首款全正向设计研发的智能新能源重卡,瞬间激起千层浪,有人说是“哗众取宠”,也有人认为是技术与应用的创新,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势力终于做了“老大哥”们不敢做的尝试。最终,事实胜于雄辩,2023年,其正向设计车型便实现量产交付,让DeepWay深向的销量从此跻身前十并且从未掉队。之后,一众新能源重卡厂商纷纷推出正向研发的纯电平台车型,合力使新能源重卡产品性能快速迈向大电量、长续航、高效率的新阶段。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推动,市场可能还会在“油改电”的传统路径中停留良久。DeepWay深向们的“鲇鱼效应”无疑加速了新能源重卡产业整体技术能级的提升,促进了行业向系统化、平台化、智能化方向快速演进。

这样的新势力,重卡行业需要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零一惊蛰纯电牵引车3.jpg

技术创新成为新能源重卡“制高点”,新老势力加速角逐

第一商用车网通过梳理一众重卡新势力的发展模式后发现,DeepWay深向、零一和速豹等品牌均以核心技术自研作为企业战略布局,尤其是电驱桥、多合一域控、电池与底盘一体化、分布式驱动等技术更是势在必得。

不夸张地说,上述技术是正向研发设计的重要“标配”,也是重卡迈向智能化、自动化乃至无人驾驶的硬件基础。以DeepWay深向为例,其在行业内率先实现正向设计重卡产品的大批量应用和三电的自研,从而显著提升了车辆在续航、经济性、安全性和智能化等方面的优势;而另一位重卡新势力,零一汽车凭借系统综合效率高达94%的集成式电驱桥“矩石2.0”和多合一电控等技术,同样实现了进一步的能效突破与市场突围。

在大批量成功应用案例的示范效应下,截止目前,东风德纳、汉德车桥等传统车桥制造商,采埃孚、法士特、康明斯、博世等国际传动巨头,解放、重汽、三一、远程等重卡玩家,以及特百佳、绿控等电驱动企业,都争相推出了一波接一波的核心“三电”技术。

如此争先恐后为哪般?新能源汽车行业有这样的共识:以核心技术自研为典型特征的正向设计正成为新能源重卡竞争的“制高点”与技术分水岭,它不仅决定了整车在动力效率、续航性能和智能化水平上的核心差异,也代表着车企在电动化时代的系统集成能力与创新研发实力。谁能率先在创新技术上取得突破,谁就更有可能在下一轮重卡产业升级中赢得主动。

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重卡新势力们正凭借创新技术快速积累经验,形成产品壁垒,实现销量突破;传统主机厂与供应链巨头也在加速转型,试图在新一轮技术浪潮中稳住阵脚,保持领先。

重卡电驱桥.jpg

未来可期:下半场智能化,新势力应有一席之地

根据第一商用车网的观察,虽然各家新势力品牌进入重卡领域的切入点不尽相同:比如,DeepWay深向在百度自动驾驶技术的加持下,具备了天然智驾优势;零一汽车则将自己的主要目标市场锁定在中短途运输场景……但纯电动牵引车是大部分新势力选择进入新能源重卡赛道的切入点。

在第一商用车网看来,这样的选择,除了电动牵引车增长迅猛的现实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驱动力,那就是为未来做准备,为智能驾驶甚至无人驾驶做准备。原因很简单,智能驾驶乃至更未来的无人驾驶的目的就是希望在最广泛的场景(长途干线、港口、园区等)下,解决最昂贵的用人成本问题和安全问题,而纯电动牵引车就是最佳选择。

先看DeepWay深向,该品牌是重卡行业首家全系标配组合辅助驾驶的企业,其辅助驾驶系统包括自动跟车起停、排队行驶的智能排队控制功能,还有根据路况智能优化能耗的预见性巡航等功能,这些都实实在在解决了长期困扰用户的核心难题;同时,在单车实现辅助驾驶的基础上,DeepWay深向还开发了“有人驾驶+无人驾驶”编队组合系统,大规模运营后将有效降低人力。同样不谋而合的还有零一汽车,该品牌已累计交付近700辆新能源卡车,其中包括7辆无人重卡。

事实证明,真正的智能驾驶不仅仅是技术展示,更是要通过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安全性能,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长远来看,随着技术成熟和应用场景拓展,客户在选择车辆时将更关注智驾功能所带来的经济性与运营收益。如果未来是属于智能化的,那么DeepWay深向们一定会拥有一席之地,其对重卡行业向具备工业级作业能力的“人工智能终端”演进的贡献,也将进一步显现出来。

重卡场景.jpg

责任编辑:周丹
后发表评论
信息咨询
请输入11位手机号

×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