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英晟:中国汽车要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
在1月3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召开的中国汽车出口百万辆颁奖大会上,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付英晟处长表示,2012年汽车出口突破100万辆,对我国汽车产业和机电出口来说,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付英晟总结,近年来商务部从以下七方面对汽车出口工作给予支持:
第一,2009年10月,商务部就同其他部委一起,提出我国汽车出口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在6个方面提出25项政策措施。
第二,为了夯实汽车出口的产业基础,商务部和发改委先后分两批认定了12个城市为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加强了基地的组织领导,制定了基地发展规划,为汽车出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第三,逐步规范了汽车出口秩序。付英晟介绍,汽车产品在出口之初也像很多机电产品一样无序出口,商务部会同工信部产业政策司、海关总署、质检总局,一起发布了规范汽车出口环境的通知,从产业环节入手,对汽车出口生产企业、贸易公司都提出门槛要求,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汽车出口企业数量大幅下降,二是汽车出口单价持续上升,三是汽车企业出口的效益提升,企业出口更加注重品牌形象和售后服务等。“这个政策可以说是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紧密结合,形成多部门共同开展出口工作的有益探索。”付英晟说。
第四,积极推动、打造汽车出口的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商务部推动有关单位搭建了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的平台,为我国汽车产业尤其是零部件企业开展国际交流提供了一个舞台。
第五,积极应对贸易摩擦。我国汽车走出去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应对贸易摩擦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外先后发布了自己的汽车产业政策,限制我们的汽车整车出口,包括要求出口企业在本地设组装厂,提高进口关税,开展相关产品反倾销等。对这些问题,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积极汇同其他司局,应对这些双边、多边贸易摩擦,努力为汽车产业出口提供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
第六,务实地推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针对汽车出口之初,车企对当地法规、政策、市场、社会文化不太了解的情况,我们开展了汽车出口政策法规宣讲会活动,每年邀请重点出口国权威的专家给出口企业进行培训,讲解当地市场的法规要求、进入门槛、市场情况等,为汽车出口企业能更加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建议。”付英晟表示。
第七,通过出口信用保险、利用财税政策来支持汽车产业及机电相关零部件产品的出口。
付英晟透露,2013年,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的工作主要是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结合,提高汽车出口的质量和效益,将继续推进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的建设,为生产企业提供良好的出口环境,继续严格出口秩序,探索在境外加强售后维修网络建设,继续积极应对和化解贸易摩擦。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培育我国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立足点在于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汽车是出口的典型产品,现在我国汽车企业已经走出去了,未来更应该‘走进去’和‘走上去’,更好地融入目标出口市场和社会,加深本地化进程,被当地消费者所接纳,并提高中国汽车品牌在目标市场的口碑和形象。”付英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