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商用车网 宁如旭
在商用车圈儿,近些年出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客车企业开始涉足重卡市场,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而且,小编在每次翻阅工信部新一批新车公示时,也发现宇通、金龙、海格、开沃、比亚迪等企业的重卡车型上榜次数越来越频繁。
那么,为什么在当前重卡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形势下,这些传统客车企业还纷纷进行“跨界”呢?仅仅是为了分得新能源重卡市场一杯羹?还是说这些企业另有布局?下面,请看第一商用车网为您带来的分析报道。
客车企业造重卡 是“倒逼”?还是大势所趋?
在“双碳”战略以及新能源重卡发展持续向好的市场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客车企业开始转型造重卡。从工信部的每一批新车公示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以宇通、金龙、海格、开沃等为代表的客车企业上榜公示的重卡车型越来越多,说明它们越来越重视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客车市场的单一化终究不能实现其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那么,这些传统客车企业的“涉足”,究竟是大势所趋,还是行业发展“倒逼”的结果呢?其实,这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
首先,从市场来看,近年来,传统客车企业的市场份额和体量在不断缩小。
从中汽协数据统计结果来看,今年1-7月份,客车累计销量不足21万辆,同比下降29%,为近5年前7月销量的最低水平;而且,今年7月客车销量不足3万辆,同比下降21%,同样是近5年表现最差的月份。由此可见,各家客车企业的压力有多大。
这也与客车市场近年来的发展大趋势密不可分。具体来说,受公转铁、公转航等人民出行方式改变的冲击,公路客运市场的上座率始终不高,而且疫情反复导致了旅游业一度陷入停滞状态,因此,各客运企业对客车购入量并不是太多,直接拉低了客车的销量,导致客车市场非常难做。另外,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影响下,新能源客车的困局已然出现,未来新能源客车的市场需求或将进一步收窄。这就直接导致了客车企业的市场份额和体量也将不断地缩小。
因此,需求萎缩的压力对客运市场造成直接冲击,这就使得客车企业纷纷考虑转型升级。与此同时,随着近年干线物流、城际运输的发展不断向好,重卡销量连创新高,许多用户从跑客运纷纷转型跑货运,他们不再购买客车继而转向购买重卡。这对于主营业务陷入瓶颈的客车企业而言,转型重卡市场的“诱惑力”极大。
其次,客车企业的品牌知名度更高。虽然现在客车企业发展受到制约,但是它们凭借着多年来对市场份额的占有,使得其产品品质赢得众多客户的青睐。现在对众多卡友而言,买车不仅仅看配置,品牌知名度更为重要。因此,他们在众多重卡品牌的强势竞争下,不免挑花了眼,而宇通、金龙、海格等客车品牌早就打响了知名度,就算是它们转型重卡市场,也仍有很大的受众群体“冲着”其品牌知名度去选车。
第三,从技术方面来讲,客车企业转型新能源重卡市场更有基础。在推进商用车新能源化的过程中,客车企业是先驱,它们最先涉足新能源领域,在驱动系统、电机、空气悬架、自动挡、缓速器等关键部件的研究也早于重卡行业,可以说,转型造新能源重卡领域的客车企业,也更容易大显身手。
最后,客车企业的转型是“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从销售模式上来说,客车与卡车也是不同的。客车生产为多采用订单制,且一般是采用客户自主去厂家提车的方式,在全国各地的服务站非常多,但是经销商网络却较少。重卡主要采用大批量生产制度,在全国的经销商渠道更多。这就使得客车企业转型重卡后,能够依靠服务站+经销商优势进一步开拓市场,客车+重卡的“双轮驱动”模式,将为这些客车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赢得更多的客户。
宇通/比亚迪等新能源重卡频繁亮相公示,助行业转型升级
早在2020年的工信部第338批新车公示中,海格就申报了一款燃料电池半挂牵引汽车,正式吹响了客车企业转战新能源重卡市场的号角。截至目前工信部第361批新车公示,每一批公示,宇通、比亚迪、海格、金旅、开沃等客车企业均有不同数量的新能源重卡上榜。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看这些企业申报的车型。
在第352-361批新车公示中,宇通申报的车型主要为纯电动自卸汽车(含底盘)、纯电动半挂牵引车、纯电动载货汽车底盘、换电式纯电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以及燃料电池自卸汽车底盘、燃料电池载货汽车底盘、燃料电池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等车型。
比亚迪主要申报车型为纯电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纯电动载货汽车及底盘等车型。
厦门金旅主要申报了换电式纯电动自卸汽车及底盘,海格申报了燃料电池半挂牵引车、燃料电池载货汽车底盘等车型。
开沃申报了燃料电池载货汽车底盘、纯电动载货汽车底盘等车型。
由此可见,以宇通、比亚迪、海格等为代表的客车企业,在城市基建、长途运输以及专用领域都有或大或小的涉足。
与此同时,宇通在今年陆续斩获河南、河北、四川、江苏、贵州、内蒙古、山东等地新能源重卡大单,比亚迪200辆纯电动牵引车交付海外市场,开沃、海格等新能源重卡订单的落地交付,都证明了其由客车领域转战重卡市场的不俗成就。
因此,可以说,不仅传统重卡企业,以客车品牌转战新能源重卡市场的企业,也都在为整个重卡行业的新能源化贡献着自身力量。
结束语
在重卡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大环境下,客车企业纷纷调转发展矛头,无疑让重卡企业又多了众多竞争对手。不过,这对卡友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更多的竞争必将带来更多的选择。
但是,从侧面来看,虽然客车企业转型造重卡的优势日渐凸显,但是若要实现大批量生产,必将要投入更多的生产线以及资金,这些客车企业的压力不小。虽然目前重卡市场复苏缓慢,但是市场整体大环境下,货运市场的压力仍然要小于客运市场,新能源重卡的市场前景也更可期。
对于这些客车企业的转型,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