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28日,2025商用车产业发展会议在湖北省十堰市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以“开辟新赛道,汇聚新动能——发展商用车产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采用“1+1+6+N”模式,即1场闭门会议,1场开幕式暨主旨会议,6个主题分会场和其他相关对接、展示等活动,旨在深入分析商用车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探讨商用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其中,在3月28日上午举办的“主题分会场六:商业模式创新与新型供应链体系”上,上海启源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事业四部总经理沈玉祥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行业专家和合作伙伴们,大家上午好。也非常有幸今天能够代表上海启源芯动力怎么助力整个新型商用车行业推动整体绿色发展。
这个是我今天的一个汇报的主题,首先整个交通跟能源的融合,刚刚张总提到的,是一个发展大的趋势,大家可以看到随着国家政策密集发布,截至2024年整体纯电动汽车保有量突破了2200万辆的大关,整体乘用车或者商用车都是大幅的提升。同步整体新能源风光装机量也是在不断地攀升,在2024年整体的装机量超过了14.1亿千瓦,发电量也是突破了近1.83万亿,整体绿电的贡献稳步提升。基于这两点不断地攀升之后,整体电动汽车高速发展来拉动围绕充换电业务的一个用电量同比增长是超过了50.9%,远超全社会所有用电量的总数。同时,我们的风光电网的电价下降,为整体新能源项目也带来了重大利好,结合这几个方面的突破,咱们整体交能融合已经成为新时期交通革命,包括能源革命的一个必然选择。
我相信各位领导,专家也比较清楚,一台重卡的排放量相当于300台乘用车的排放量,重型燃油车的是1千万辆,如果将其中300万辆进行电动化的替代,巨大的围绕四方面,一个是新增电力方面需求,第二个每年节约柴油消耗,第三个减少四项污染物排放,包括二氧化碳排放,能够带来巨大的效益。
这个数据非常明显,可以看到2024年全国的重卡市场销量是90.17万辆,其实整体是有同比微降,2024年整体新能源重卡逆势上升,达到8200台左右,有14%的增长。其中纯电动重卡销量提升更多,达到154%。随着这样一个电动重卡销售量的提升,重卡的充换电站的建设速度也是逐步加快。反过来说,咱们中国的能源的一个供给,尤其新能源,风光发电跟我们时空分布是有很大的不平衡,举一个例子西北区域整体发电量非常大,但是电力消耗相对而言是比较少的。反过来说东南沿海发电量不大,但是电力需求量是非常大,通过咱们在电动重卡的替换之后,尤其是在新疆,在内蒙这些区域,它的充换电站布局增加之后,对于整体绿电就整体提升,这样电力消纳和重卡的是发电和消纳耦合,河北,内蒙,陕西,山东,电能使用量和发电量是非常好地结合。
启源芯动力是整体的实践者和开路先锋,目前国内最大的清洁能源服务商,也是绿电交通能源服务商,从2017年开始到现在,全国已经推广换电重卡超过6万台,我们在全国截至今年已经建设的中国电站重卡已经超过1300座,整体交付市占率超过71%,超过23亿公里,降碳指标超过269.09万吨。
基于这样一个推广的基础,所以也是非常有幸在去年的2月份,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整个重卡换电站整体建设组网和运营示范的交通强国试点任务》,上海启源芯动力作为整体的牵头单位,围绕整个重卡换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一个是核心的技术研发,装备生产制造,结合整体模式创新,以及标杆项目的落地。同时,积极去总结落地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数据来支撑整体围绕整个交通能源绿色化一个完善技术标准体系的搭建,来实现真正意义上重卡换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面也是跟各位专家汇报一下整体交能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首先,我们如何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快速发展呢?电池作为整个能源跟交通的一个载体,它的一个标准化研发,生产是作为整体交能融合基础,风储,光储,独立储能,在能源端,交通端,重卡,甚至对于船舶和农机都是生产制造标准化的电池包,可以不用像以前梯次利用,而是共享使用。所以目前在重卡系列19家主机厂,我们工程机械板块已经完成13家的整机匹配,通过这样形成共享储能和共享互换的一个落地。从我们的电池这样一个技术打造好了之后,围绕我们电动重卡,电动工程机械,船舶,充换电站总体实现物联网一体化构建。同时在我们能源端已经完成了整个电网需求的一个构建,充换电业务的扩展,加上整个新能源的布局。通过搭建围绕车辆,围绕充换电站,围绕电池三个核心平台的组建,形成了信息网的构建,以产业数字化,整个围绕信息网底座打造,真正意义上支撑能源网,信息网,物联网真正意义上的三网融合。这边就是我们围绕三网融合的基础之上,逐步通过我们新的技术,新的标杆加持来为换电重卡规模化的推广创造一些条件,这里有一些示范案例。首先我们在上海的东海大桥落地了首个国内无人驾驶换电重卡商业化运行的一个案例,这也是我们跟上汽,跟上海港共同拓展的。第二个国内首条跨省高速公路的一个重要换电网络的网络干线打通,出云入桂,从云南到广西。同时在河南周口,实现了光储充换送检一站式+共水联运,整个绿色港口的打造。
除了这些标杆案例的落地之后,我们也是在全国逐步去实现整体重卡换电干线组网的布局,最早在2021年的时候就已经实现了国内首组的换电网络搭建,河北唐山,三纵一横,布局超过30座,服务车辆超过7千台。同时海南岛实现了全岛的闭环,整体超过600公里环岛的布局,现在换电站20座,服务车辆超过7百台。同时随着中长途干线需求越来越紧密,所以我们在整个玉林,石家庄超过600公里,围绕煤炭运输,跨省域的千公里级的换电走廊,这个也是通过以长距离的充换电走廊为骨架,以每个区域的主网形成换电脉络,为充换电重卡市场注入新鲜血液,来解决整个全产品的需求。
当然,我们刚刚所有的重卡充换电基于我们有很强的电力容量的一个支撑,当然还有很多区域他们是没有相应的容量的布局,尤其是我们很多工地,还有一些矿山,它是很难去构造这样的一个电力输送。我们也通过刚刚类似于张总提到的,我们移动配送的形式去实现一些离网,弱网的一些交通建设所需要的一些能源的支撑,这边也是有两个案例,一个是广深高速,一个是上海的地铁建设项目,我们通过移动送电加上我们储能的形式,给它替换原来使用的柴油发电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降本增效,降低相应的碳排放。
刚刚提到所有的技术支撑之后,怎么真正意义上去实现我们叫交通跟能源的一个紧密结合呢?下面也是我们现在已经在打造的两个围绕,一个是矿山,一个是高速和国省道的服务区来进行智能微网技术的布局。首先拿矿山举一个例子,我们在内蒙的矿山现在首先本身就有我们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以及我们矿卡的充换电站建设,完成基础设施的整体布局。同时我们把所有矿卡机装载机实现了电动化替代,发电开始到换电小型储能站,结合用电,真正实现矿区生产作业零排放。结合无人驾驶打造零碳智慧矿山建设。
在很多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主要干线一些区域,也是通过一些分布式的光伏,结合高速公路的移动送电,高速服务中心,共享云检中心,形成综合能源港,并且完成清洁能源的闭环。
通过全国去布局这么多的充换电站,智慧能源港,或者说是一些矿山的,因为矿山打造之后,我们有了全国,1300多个换电站,今年底会有2000个,每一个换电站的综合能源港都是一个小型的虚拟电厂,我们这个虚拟电厂通过车辆平台,电池平台,换电平台,搭建整个虚拟电厂的智能调度中心,参与到电力交易市场里面去,来为我们整个重卡的充换电,降低它的使用成本,提高运营效率。这边是一个实际电力调度流程,我们充换电站参与整个电力市场的一个图示,结合国家政策来说,是对于电力交易、辅助市场的重要支撑。政策层面,现在全国已经超过28个省市出台了明确的调峰和需求响应的政策。
我们通过全国这么多的换电站的台区,每一个换电站台区可以就看做一个小型的虚拟电厂,所有的外部合作的充换电站或者其它可控负荷,可以统统接入到启源调度中心,参与到现货交易、需求响应市场中来,来提升这些台区在电力市场的收益,这个收益获取之后能够大大降低重卡充换电站给终端司机或者车队的使用成本,最终能够实现充换电服务费的大幅降低,启源当期全国14个省近100座换电站已经接入负荷聚合平台。
最后,就是刚刚我们徐总也提到,AI是非常火的,怎么样把精益化管理实现,以AI作为技术底座提升整个虚拟电厂经营管理,推进运力+电力+算力的整合融合赋能。举一个例子,现在的AI是能够提升运算的一个结果提升的精细化管理,但是它的一个实现就需要有很强大的一个电能的支持,强大电能支持需要很多的算力柜,需要容量,全国这么多的换电站,足够的容量给算力柜提供能源支撑,这个时候算力柜有能源支撑提供算力服务,反过来反哺能源电力系统的调度来实现精细化管理。所以通过我们三者,运力,电力,算力发展之后实现资产、能量和物流板块整体最优化的配置及耦合。所以最终通过整体挖掘电力,运力优化,充换电机制优化,新能源电力的优化,结合电池梯次利用,真正实现未来新的千亿增量市场的提效,增收和降碳。
以上我简要汇报,感谢各位领导。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